一、彭雪枫是谁?从河南穷小子到新四军师长
彭雪枫,1907年出生在河南镇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那时候,家里穷,他小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,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娃。不过,他命好,赶上了时代的大浪潮。1925年,18岁的彭雪枫加入了共青团,第二年就入了党,从此走上了革命的路。
这家伙年轻时就挺有想法,脑子活,胆子也大。加入共产党后,他先是在河南搞地下工作,后来去了上海中央军委干参谋。别看他年纪轻轻,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。1930年,他被派到中央苏区,跟着红军打天下。那时候红军日子不好过,吃不饱穿不暖,还要跟国民党拼命,彭雪枫愣是靠着一股子韧劲站稳了脚跟。
到了1934年长征开始,他已经是红一方面军的重要干部了。后来抗日战争爆发,他又被调到新四军,1941年当上了第四师师长。这第四师可不是随便哪支队伍,那是新四军的主力之一,驻扎在淮北一带,跟日本鬼子干得热火朝天。彭雪枫带着这支队伍,打了不少硬仗,名气越来越大。
他特别能吃苦,又特别有原则。部队里条件差,他跟士兵一样啃窝头睡草地,从不搞特殊化。打仗的时候,他脑子清楚,指挥得当,战士们都服他。抗日战争那几年,他带着第四师在敌后到处搞破坏,把日本人弄得头疼不已。
二、顶撞毛主席是怎么回事?1936年的那场争执
彭雪枫跟毛主席顶嘴的事,发生在1936年。那时候红军刚到陕北,长征刚结束,队伍里乱糟糟的,啥都得重新整顿。当时红一方面军开了个干部大会,讨论部队改编的问题。彭雪枫那时候是红一方面军的一个团政委,算不上特别大的官,但他脾气硬,脑子里有自己的主意。
这次会议上,毛主席提出要把部队重新编组,统一指挥。这本来是好事,长征之后红军各部分散惯了,统一起来能更有效打仗。可彭雪枫一听就不乐意了。他觉得这次改编有点不公平,自己带的团实力不弱,凭什么要被拆散了重新分配?
会场上,彭雪枫憋不住了,直接站起来跟毛主席争。他说话直截了当,说这改编方案不合理,得改。有人说他还拍了桌子,那时候毛主席已经是红军的灵魂人物,谁敢当面顶撞他?可彭雪枫就是这么个倔脾气,他觉得对的事就得说出来,不管对方是谁。
毛主席当时没生气,反而冷静。毛主席那人胸怀大得很,他觉得彭雪枫这是在为部队考虑,虽然有点冲动,但出发点是好的。毛主席后来还说,彭雪枫这是有点“山头主义”的苗头,但不是大问题,只要心是向着革命的就行。
三、37岁牺牲,毛主席落泪:一场意外的结局
1944年9月11日,他带队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打仗。那天是抗日战争后期,新四军第四师奉命攻打这个地方,打算把盘踞在那儿的伪军给收拾了。战斗打得挺顺利,眼看着就要拿下来了,结果彭雪枫却中了流弹。
有人说是伪军打的,有人说是乱战中误伤,反正彭雪枫倒下了。当时他才37岁,正值壮年,部队里谁都没想到会出这事。他被抬下去的时候,已经没气了。
消息传到延安,毛主席听到后沉默了好一阵子。后来他说了一句:“损我一员大将。”毛主席那时候见惯了生死,可他还是为彭雪枫掉了泪。
彭雪枫牺牲后,第四师的战士们给他开了追悼会,他在部队里的威信不是吹出来的,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。毛主席还亲自写了挽联:“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,忍看功绩辉煌,英名永在,一世忠贞,是共产党人好榜样;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,孰料血花飞溅,为国牺牲,满腔悲愤,为中华民族悼英雄。”
四、为啥毛主席这么看重他?彭雪枫的价值在哪儿
彭雪枫到底有什么特别,为什么毛主席这么惋惜他?他不是那种只会听命令的干部,他有自己的想法,能打硬仗,还特别接地气,跟战士们打成一片。
彭雪枫在第四师那几年,把淮北抗日根据地搞得铁板一块。日本人来扫荡,他带着队伍硬扛,还老能找到敌人的弱点下手。他不光会打,还会建设,根据地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。
而且他敢顶撞毛主席,说明他不是个唯唯诺诺的人,有原则,有担当。
1944年,抗日战争已经到了最后关头,眼看着胜利在望,彭雪枫却倒下了。这对新四军,对整个革命队伍,都是个大损失。
五、彭雪枫留下了啥?历史咋看他
彭雪枫死了,但他留下的东西不少。第四师在他手里打下的基础,后来成了新四军的重要力量。淮北根据地也因为他的努力,成了抗战后期的重要后方。
客观来说,彭雪枫是个典型的革命军人,有功也有过。他的功劳在战场上,在根据地建设上,那是没得说。他的“过”就是脾气硬,有时候有点固执,比如顶撞毛主席那次。
他就是个普通人出身的汉子,靠着信念和能力一步步走上来,最后把命献给了抗战。
六、最后说两句
一个37岁的年轻人,敢跟毛主席拍桌子,能带兵打硬仗,最后却倒在胜利前夕。毛主席那句“损我一员大将”,不光是悼念他,也是悼念那个年代无数牺牲的英雄。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富灯网配资-现货配资平台-散户如何给股票加杠杆-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